【资料图】
“发现火情,地点位于人车上山困难的林区,需要直升机立即赶往火点支援!”接到森林防灭火救援任务后,驻防栖霞杨础通用机场的K-32大型救援直升机机组人员迅速集结,立即准备起飞,赶赴救援现场。
由于航空救援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具有明显的救援优势,火灾如果发生在人员车辆难以到达的山区,灭火直升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近日,记者来到栖霞杨础通用机场,现场观看了K-32直升机进行吊桶汲水作业,为干燥的山体区域进行增湿洒水,实地了解烟台森林防灭火“空中力量”。
在栖霞杨础通用机场,记者见到了K-32型直升机和H-135直升机。“K-32型直升机是大型救援直升机,也是我们森林灭火的‘主力’。”烟台市应急救援保障和防震减灾服务中心副主任姜玉威向记者介绍,这架K-32型直升机机长12.25m,机宽4m,机高5.4m,最大平飞速度260Km/h,最大有效载水5000Kg,最大起飞重量12700Kg,续航时间4.5小时,航程700Km,具有速度快、航程远、载重大、性能可靠、洒水精准等空中作业优势,能够迅速定位林区火点。
另一台H-135直升机则是森林灭火的“指挥官”,机上可加装视频传输系统,俗称“布控球”,实现飞机与地面指挥部视频画面实时传输,为指挥员研判火场态势、进行火场指挥提供必要的依据。
记者乘坐H-135直升机跟随K-32直升机行驶至栖霞长春湖,K-32直升机进行吊桶汲水作业,汲水5吨仅用时十秒。随后K-32直升机为干燥的山体区域进行增湿洒水,一次防护覆盖面达到1000㎡。
巡护重点林区只是灭火直升机的“日常”,一旦发生森林火灾,灭火直升机便要化身“战士”,第一时间赶赴火场救援。
山火发生时,我们只能看到灭火直升机在火场上空往返忙碌,而在这背后却是“打火”战士们不分昼夜的坚守。“在森林火情的高发期,我们坚持‘小火当大火打’‘打早打小打了’的原则,尽量将火灾危害降到最低。”姜玉威说,“为了确保关键时刻‘拉得出、用得上、打得赢’,我们派出专业工作人员驻防市航空应急救援基地,驻防人员和机组实行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、同训练、同工作,我们称之为‘五同管理’,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,时刻保持‘枕戈待旦、闻令而动’的应急状态,确保一旦接到森林防灭火救援任务,直升机能够迅速起飞,快速到达救援现场实施扑救。”
烟台市是山东省森林资源大市,现有林地面积817.6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36.28%,均居全省首位,森林防灭火任务艰巨繁重。近年来,烟台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加强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,每年与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签订2架直升机(EC-225、S-76)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协议,参加航空应急救援工作,并积极协调省应急厅调派H-135直升机1架、与省应急厅共同租赁K-32直升机1架,全年驻防栖霞杨础通用机场,定期巡护沿线重点林区,打造了以栖霞杨础、蓬莱沙河口2个通用机场为基地、47处重点林区直升机停机坪为支撑,实现烟台全域80公里半径全覆盖、30分钟到达救援现场的航空应急救援网,及长期驻守、协议救助、调机驻防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,为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筑牢航空救援屏障。
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 通讯员 谢东东 摄影报道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